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 热点透视  | 心理新闻  | 心理治疗  | 个案分析  | 心理咨询  | 中心简介  | 招生培训  | 梦与解梦  | 学术动态  
心理健康  | 专家名人  | 心理文摘  | 儿童心理  | 青少年心理   | 性学七味  | 女性心理  | 中老年心理   | 心理夕阳红   | 心理娱乐    
HyperLink
您的位置:Skip Navigation Links首页 > 心理文摘 > 常规趣谈   
常规趣谈
    阅读次数:1037 

 

中国心理分析网

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  摘编

 

 

习惯性动物(作者  胡安·曼努埃尔·达甘索)

我们从小就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上学、上班、社交甚至娱乐。专家认为是工业化社会把常规留在人类的基因当中,使我们产生重复性动作。如今我们已然从生活的主导者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

严格作息导致工作乏味

自从作息制度诞生那天,工作便丧失了独有的个性。在农业社会,人们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到了工业社会,工作变得具有持续性,并且被固定安排在几小时之内。因此比起过去,现在的工作具备了不同的内涵。不论我们有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陈规旧制也会阴魂不散,令人产生怠工情绪。多数人都希望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令人窒息的单调感,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据统计,25%的工伤事故要归咎于工人因习惯而产生过度自信。重复会使人产生一种能够麻痹感官的厌倦感,进而导致险情发生。人们对作息制度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些人将其视为常规,有些人则奉为安全准则。

生活当中的单调感可能使我们面临患上心理疾病的危险,工作倦怠症就是其中之一。据多项研究显示,工作倦怠症侵扰了欧盟国家的4300万劳动者,而这些人所在的企业为他们的缺勤行为付出了200亿欧元的代价。

很多学术流派都认为,员工应当在企业结构内部从事不同工作。如果长期居于同一岗位,员工很可能出现精神错乱或行为失控的症状,进而产生对工资、福利、公司组织和人际关系的强烈不满。专家指出,有些企业不论新员工素质高低都将其安排在基层工作,以后再给予晋升机会,使其能接触到不同工作,这是一种可使企业平稳运行的管理机制。

常规有利于合理安排生活。

 “常规”这一词汇最初被用来形容农民机械地干农活,而今字典的解释扩展为“具有消极涵义”的重复动作。正如前文所述,虽然常规会给某些人造成心理问题,但也会给另一些人带来安全感。心理学专家埃莱娜·博尔赫斯将其定义为:“机械而持续的动作,并且因形成习惯而根植于日常行为当中。”她认为,常规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指明了方向,而机械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一切都将陷入混乱。那么是否可以说常规是积极的?心理学专家认为,机械行为可以存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并且可以促进某些特定活动的完成。博尔赫斯说:“常规有助于人类生存,意味着规律性。有了常规,我们才能节约体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具有创造性的和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工作。”

心理学家贝尔纳韦·铁尔诺在其著作中写道:“只有在同一时间起床,在固定时间上班,我们才能知道自己下午什么时候能够抽空处理私事。”但是他也意识到,如果我们没有未来规划、对工作感到不满、缺乏人际关系和激情、对生活持怀疑态度和对周遭事物失去兴趣,常规的消极一面就会显露无遗。专家认为,如果机械动作对成年人有益,那么一定也对儿童的成长有所帮助。很多幼儿园寓教于乐,在教育过程中将重复学习的各个方面,以及与一系列熟悉的机械动作相结合,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合理安排生活。其实这一切早在婴孩时期就出现了。最初的常规就是给婴儿喂奶。如果一切没有照常进行,婴儿就会焦躁不安、大声啼哭。因此机械动作使孩子和父母都找到了合理安排生活的平衡点。

用新感觉对大脑进行刺激

常规行为具有积极且必要的一面,但也可能变成引发精神紊乱的罪魁祸首。专家表示,常规可能带来健康问题,甚至精神疾病。大脑需要刺激,如果生活过于单调,大脑这部机器的转速就会放缓,活动能力就会减弱,进而可能出现抑郁症等疾病。贝尔纳韦·铁尔诺表示,虽然机械动作是必要的,但是由于一直有意识地做某件事非常令人乏味,因此应当更多利用大脑额叶,使我们变得更加耳聪目明。常规可能诱发强迫症,其症状是无休止地重复某种动作。但可以肯定的是,常规也有助于治疗一些心理失调疾病。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对175名两极紊乱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固定的机械动作可以预防此病在两年内复发。此项研究发现,以规律睡眠、体育锻炼和正常合理的饮食为基础的昼夜节律平衡可以推迟患病个体的情绪从狂躁到抑郁发生骤变。另一项由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的专家进行的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系统和两极紊乱症还有更进一步的关系。研究人员改变了实验鼠体内调解生命节奏的基因,结果这些动物出现了和两极紊乱症患者相似的症状。那么我们是否离开常规就无法生活?几乎所有心理学家都认为,这就如同一个旅行者永远不知道前路会出现什么新情况,也许在某一时刻这种前途未卜的感觉令人着迷,但长此以往会给人带来压力和不安全感,对健康有害无利。

处事不必过于谨小慎微

心理学家认为,完全没有常规可能导致混乱和失衡。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下一步要做什么甚至可能致病。有规律的生活是抵御焦虑情绪的有效疗法。很多专家都认为,应当偶尔改变习惯,并且用新鲜刺激的元素装扮平淡的生活。如果我们在享受假期或者周末的休闲时光,那么稍稍改变习惯是有必要的。这么做会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日复一日的重复非常乏味,而且容易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专家们指出,如果习惯发生改变,人们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因为对新事物的陌生感可能给个人带来一定压力。但是,如果认识到改变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发展,还能够使大脑得到休息,我们就能战胜抗拒和惧怕改变的心理。一位专家说得好,应当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改变,进而产生勇于改变的动力,而这就是人体这部机器赖以运转的燃料。

 

 

 

 

 

 

 

 

 

 

 

 

 

 

 

 

(关键词: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山东心理 济南心理 山东心理咨询 山东心理治疗 济南心理咨询 济南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 潜意识 释梦 女性心理 儿童心理 青少年心理 婚恋问题 挫折 婚姻

上一篇:“话到嘴边说不出”原因何在
站内搜索        免责声明
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E-mail:zhongshanxinli@163.com,主办单位名称: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备案序号:鲁ICP备06008114号,审核日期:2006-02-09
      Copyright   1998—2009   ,Inc.All   rights    reserved   ISP